鍍鉻添加劑及其機理主要闡述鍍鉻添加劑的分類及其作用機理。
一、 鍍鉻添加劑分類
普通傳統鍍鉻的電流效率較低,只有13%左右,在電鍍鉻時,很多的電能用于氫氣的析出,為提高電流效率,鍍鉻添加劑研究專家篩選了無機、有機的化合物組合成多種鍍鉻添加劑,其分類大致如下:
(1) 無機酸及其鹽
(2) 鹵化物
(3) 硫酸及磺酸類
(4) 羧酸及其取代化合物
(5) 吡啶衍生物
(6) 稀土化合物
二、 電鍍鉻的作用機理
F.ogbum和A.Brener采用放射同位素進行研究,證實鍍鉻電沉積是由六價鉻直接還原成金屬鉻的。
從不含任何催化劑的純的鉻酸鍍液中,得不到光亮鉻鍍層,只能得到含有Cr(OH)2的黑鉻鍍層
在含有適量硫酸根的鉻酸鍍液中可以獲得光亮鍍層,可見硫酸根具有催化作用。
在普通鍍鉻液中鉻是以三鉻酸負離子形式存在,由于陰極與鍍液間的電位主要集中于雙電層(double layer)的緊密層,也稱駭姆霍茲雙層。因此帶負電的三鉻酸負離子離陰極表面最近的方式是剛好位于緊密雙電層的外表面,因為該層的厚度約為3-6×10-8cm,故電子有可能以量子力學的隧道效應方式在雙電層中躍遷。
在含有硫酸根的鍍鉻液中,因為其與六價鉻的配位離子的一端帶有正電荷,在緊密雙電層的外平面其轉向,使得酸離子的正電荷靠向陰極表面獲得電子依次被還原成Cr(II)和金屬鉻
更多關于鍍鉻添加劑及其機理請關注鍍鉻添加劑生產商興化市亞泰化工官網文章400-928-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