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硬鉻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電鍍硬鉻時,由于工藝控制不佳或其他原因,會出現故障,電鍍硬鉻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如下:
故障現象 |
可能原因 |
排除方法 |
鉻從基體剝落 |
零件除油不良或有污染 |
確保零件鍍前除油、清洗、噴砂質量 |
結合力差 |
1、鍍鉻前未經浸蝕或浸蝕不足 |
1、確保零件鍍前浸蝕良好,檢查浸蝕電流密度 |
2、零件有污染 |
2、確保零件鍍前處理潔凈 |
|
3、電接觸間斷 |
3、檢查電接觸 |
|
鍍層粗糙有鉻鎦 |
1、硫酸根含量過低 |
1、調整硫酸根含量 |
|
2、溫度低 |
2、升高溫度,檢查調溫器 |
3、電流密度高 |
3、降低電流密度或升高溫度 |
|
4、表面太粗糙 |
4、改善表面光潔度 |
|
5、鉻酸含量高 |
5、取出部分鍍液后稀釋 |
|
6、零件帶磁性 |
6、退磁 |
|
7、鍍液有磁性微粒 |
7、用磁鐵吸除 |
|
8、除油或清洗不良 |
8、檢查清洗流程及除油溶液 |
|
9、表面有碳掛灰 |
9、鍍前擦洗表面 |
|
鍍層燒焦 |
1、電流密度高 |
1、降低電流密度或升高溫度 |
2、溫度過低 |
2、升高溫度,檢查調溫器 |
|
3、陽極太靠近零件 |
3、增加陰陽極間距 |
|
4、氯離子含量高 |
4、檢查并降低 |
|
分散能力差 |
1、電流密度低 |
1、提高電流密度,檢查電接觸 |
|
2、陽極鈍化 |
2、清洗陽極,用高電流密度重新活化均勻,檢查陽極接觸,檢查陽極面積 |
沉積速度慢 |
1、電流密度低 |
1、提高電流密度,檢查接觸 |
2、陽極鈍化 |
2、檢查陽極并清洗 |
|
3、導電桿與夾具接觸電阻大 |
3、清理接觸點,降低接觸電阻 |
|
4、技術雜質含量高 |
4、廢棄部分鍍液,稀釋后重新調整 |
|
5、漏電流 |
5、檢查雜散電流或有無短路 |
|
6、保護陰極消耗過多電流 |
6、重新設計陰極保護,清除其上的鉻鎦 |
|
鍍層有針孔 |
1、基體金屬有針孔 |
1、精飾加工以提高表面光潔度 |
2、鍍液有懸浮物 |
2、過濾去除懸浮物 |
|
3、除油或清洗不良 |
3、檢查清洗流程 |
|
灰色鍍層 |
1、硫酸根和/或添加劑含量低 |
1、調整到合適范圍 |
2、鍍液溫度高 |
2、降低溫度 |
|
微裂紋少 |
硫酸根和/或添加劑含量低 |
調整到合適范圍 |